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ITP病人常见问题
查看: 19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T(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完整介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8 20:27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0:5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病友,享用更多功能,轻松向专家咨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患者多为成人,小儿极少见,约5%的患儿可演变为急性白血病。

    基本原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外周血中血高,伴有出血倾向,血栓形成,肝脾肿大和粒细胞增多等。本病较少见,中医根据以上的临床表现,当归属于“血瘀”“积聚”“血证”的范畴。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效果。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血瘀,血瘀可因寒凝,气滞,气虚,热邪,阴虚,肝郁等因素所致。唐容川<血证论>将消瘀列为治血证四法之一,探讨了瘀血与出血的关系。强调“凡瘀血,急以祛瘀为要”,认为“吐觑、便溺,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己腰绝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生,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 经G6PD同工酶检查证实本病也为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导致骨髓巨核细胞持续明显增殖,血小板生成增多,加上脾和肝储存血小板的释放,但血小板寿命大多正常。
           本病的出血机理由于血小板功能缺陷,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5-羟色胺减少以及释放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尚有凝血机制不正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产生血栓素,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可微血管内形成血栓。晚期可有脾脏和其他脏器的髓外造血。


    发病机理
    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原因
    1、病因不明,经G6PD同工酶检查证实本病也为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导致骨髓巨核细胞持续明显增殖,血小板生成增多,加上脾和肝储存血小板的释放,但血小板寿命大多正常。
    2、血小板增多症的出血机理由于血小板功能缺陷,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5-羟色胺减少以及释放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尚有凝血机制不正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产生血栓素,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可微血管内形成血栓。晚期可有脾脏和其他脏器的髓外造血。
    3、大多数是由于血小板生成加速所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其原因可能与血浆血小板刺激因子(plasmaplateletstimulatingfactor)的存在,使血小板产生过多。
    此外,某些患者(如运动后)血小板增多,往往是因为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约20%的患者,尤其年轻人起病时无症状,偶因验血或发现脾肿大而确诊。轻者仅有头昏、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约见于2/3的病倒,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中国统计30%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血管栓塞后,可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也有表现红斑性肢痛病。脾及肠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呕吐。肺、脑、肾栓塞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脾肿大占80%,一般为轻到中度。少数病人有肝肿大。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轻症患者仅有头昏、乏力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约见于2/3的病倒,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中国统计30%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血管栓塞后,可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也有表现红斑性肢痛病。脾及肠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呕吐。肺、脑、肾栓塞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脾肿大占80%,一般为轻到中度。少数病人有肝肿大。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与血小板计数增多的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鉴别。
          其诊断要点应包括:
          红细胞量正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则增加),无Ph染色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可存在),无泪珠状红细胞和骨髓纤维化大量增加的现象(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时可见)。血小板计数虽可低至500000/μl,但通常>1X106/μl。




    诊断信息
    对原因不明血小板增多(>60万/mm3),骨髓中巨核细胞显著增加,结合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表现,应考虑本病的诊断。但需与继发性(或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相鉴别。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见于脾切除后、脾萎缩、急或慢性失血、外伤及手术后。慢性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病、坏死性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分娩、肾上腺素等药物反应也可引起血小板增多。有报道骨髓细胞培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自发性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可与继发性区别。
    血液检查
    血小板计数:若是发现血小板显著增高,血小板(1000~3000)×109/L,由于数目过高,计数不准确等都可以准确确定为此病。
    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对胶原、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反应下降,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消失是血小板增多症特征之一。
    出、凝血试验:若是血小板功能下降、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功能减低,出血时间延长及血块回缩不良,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活酶生成时间延长等都可以准确确定此病,而血小板因子-Ⅲ活力减弱,都会有效性减低。




    预防方法
    严格控制脂肪:身体摄入的脂肪在血中不溶于水,必须和蛋白结合成脂蛋白才能溶解而后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中对血管影响最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有益。动物脂肪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易促成动脉硬化,必须严加控制。
    及时补充水分:这对及时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应养成经常少量饮水的好习惯特别是临睡前,晨起之后饮杯白开水很重要。平时常喝些淡茶也很有好处。
    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可变脂肪为热能,不仅能健身强体,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加血管的柔韧性,使血管更富弹性。中老年人宜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跳健身迪斯科等,并应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研究表明,身体化解血栓的能力在早晨最低,晚间最高故早晨发生心脏病的人比其他时间多。


    增多检查
    1、患者的出凝血、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缩短血块退缩不佳或过度收缩,血小板黏附性减低,患者血小板聚集异常对ADP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但对胶原聚集反应一般,正常血小板第因子有效性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或降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可有障碍。
    2、对患者的外周血象检查,细胞遗传学在诊断ET中的作用有限,染色体检查发现部分病人有号染色体长臂缺失,也有报告号染色体长臂有长短不一的变异,骨髓祖细胞培养有自发的巨核细胞或红细胞克隆形成。红细胞计数一般正常范围的患者红细胞,轻度增多呈多染性大小不均,尤其在脾萎缩时红细胞胞浆中可出现豪—胶氏小体及嗜碱性点彩,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本病的出血机理由于血小板功能缺陷,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5-羟色胺减少以及释放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尚有凝血机制不正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产生血栓素,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可微血管内形成血栓。晚期可有脾脏和其他脏器的髓外造血。
    4、要检查患者的骨髓穿刺可因针管堵塞而出现“干抽”现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有核细胞显著增生,更为明显细胞胞浆丰富核分叶增多有大量血小板聚集成堆,但无白血病性浸润骨髓活检有时伴轻至中度纤维组织增多,骨髓检查对于鉴别原发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无太大帮助,巨核细胞聚集可提示诊断但不特异而发现网状纤维化具有特异性但不敏感。


    辅助检查
    1、血象:血小板计数多在100万~300万/mm3,最高达2000万/mm3。血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有巨大畸形变,偶也见到巨核细胞碎片及裸核。白细胞数可正常或增高,多在1万~3万/mm3,一般不超过5万/mm3,分类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偶见幼粒细胞。30%的患者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形态大小不一,呈多染性,也可出现豪-胶小体及嗜碱性点彩。少数病人有反复出血而导致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有核细胞尤其是巨核细胞显著增生,原及幼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聚集成堆。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活性增加。
    3、出、凝血试验: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则消耗时间缩短,血块退缩不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障碍。血小板粘附功能及肾上腺素和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但对胶原聚集反应一般正常。
    4、其他:染色体检查有21号长臂缺失(21q-),也有报告21号染色体长臂大小不一的变异。血清酸性磷酸酶、钾、钙、磷、乳酸脱氢酶及尿酸含量测定均增多。


    治疗措施
    治疗目的要求血小板减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
    (一)骨髓抑制性药物 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二)放射核素磷(32P) 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为诱发白血病的可能。
    (三)血小板分离术 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改善症状。常用于胃肠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选择性手术前。
    (四)干扰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对巨核细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缩短。剂量为3~5mu/d。
    (五)其他 应用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切脾是禁忌的。



    预后信息
    根据血小板增多的程度,病程不一。大多数病例进展缓慢,中位生存期常在10~15年以上。少数病人可转为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要脏器有血栓形成及出血常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继发性或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见于:
    1、炎症性疾病:如多种细菌性、病毒性感染,风湿病、类风湿病,川崎病,溃疡性结肠炎、限局性肠炎、结核病、类肉瘤、肝炎、骨髓炎、血栓性静脉炎等;
    2、血液病及肿瘤:如出血,慢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病,巨幼细胞性贫血,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癌等;
    3、其他:如手术后、切脾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21三体综合征等。


    基本护理
    1、家庭护理: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出入的地面应防滑,走廊、卫生间安装扶手。严重贫血患者改变体位时要缓慢,防止突然发生晕厥。儿童、老年、危重患者应在床边加床挡,躁动不安者可遵医嘱加约束带。生活起居有常,每天尽量早睡早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康复期患者应选择缓和的运动项目适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
    2、居住环境保持清洁: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如何护理需要人们知道,要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严格按要求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少接触探望人员,防止交叉感染。居室每天紫外线消毒1-2次,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学监测,床上用品定期消毒。大剂量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患者,应做好保护性隔离。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心理支持,关心爱护患者,排解患者的不安情绪。
    3、饮食护理:应按医嘱执行,如果不能保证必要的进食量,应及时告知医生和营养师,以便及时调整。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吃膨化性食品,父母也会经常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患病期间,应该制止孩子再吃该类食品,以免加重病情,孩子恢复健康后,父母也应告诫他少吃或不吃这类食品。在平日生活中,孩子应多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多吃什么
    血小板增多症属久病气虚、神疲乏力者,血小板增多症的饮食中还常可用黄芪、红枣、山药、花生米、枸杞子、桂圆肉、党参、藕节、旱莲草、仙鹤草、羊骨、花生衣、黑豆、猪肤、扁豆、核桃仁等药食佳品煲粥、煨汤或煎汁食服,对老年血小板增多症性紫癜尤为适宜。
    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在出血少而渐停时,血小板增多症的饮食中宜以健脾、益气、摄血为原则,此时选择药食妙品红枣、花生(带农)配制成药膳、菜肴,也可以每日适量嚼食。无花果、葡萄干,也可经常食用。
    血小板增多症的饮食,应供给高蛋白饮食,饮食中宜多选用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品。中医认为血热则妄行,出血属热者,宜选用性偏寒凉食物。蔬菜水果中性凉者,多对止血有利,可住饮食配餐中应用,尤其是荸荠、莲藕、荠菜、黑木耳、梨、鲜枣等更佳。




    基本饮食
    1、血小板增多症吃生姜好:生姜中含有姜烯酚、姜烯酮,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脏血管梗塞和脑梗塞,具有超过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故有“血液清道夫”之称。
    2、血小板增多症吃黑木耳:黑木耳中含有氨基酸、甾醇类、乌苷酸、谷氨酸、矿物质及维生素,还含有肾上腺素等多种抗血栓物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力,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3、水果和蔬菜中所含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同时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形成。研究表明,大量进食水果和蔬菜的人具有最活跃的纤溶活性,反之很少进食水果与蔬菜者,其纤溶功能较差,引发血栓风险极大。所以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基本危害
    1.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
    对于血小板增多症危害这一问题,也要注意早点发现血小板增多症的具体症状表现,人们就可以尽早去治疗,肢体血管栓塞后,可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也有表现红斑性肢痛病。脾及肠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呕吐。肺、脑、肾栓塞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脾肿大占80%,一般为轻到中度。少数病人有肝肿大。
    2.血小板持久性明显增多
    及时发现血小板增多症的主要症状就可以及时进行治疗,病因不明。其与红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关系密切,合称为“骨髓增生综合征”或“骨髓增生性疾病”(MPD)。其出血机理可能与血小板功能障碍或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有关。国内报导男多于女,大家一定要特别的重视血小板增多症危害这一问题。
    3.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表现不一
    对于血小板增多症危害这一问题,一定要特别的重视,约20%患者,年轻人起病时无症状,偶因验血或发现脾肿大而确诊。轻者仅有头昏、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大部分的病人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血尿、皮肤黏膜瘀斑、牙龈出血。
    4.血小板增多症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头昏、乏力,脸色有些苍白的情况,这些属于初期的症状所以治疗起来比较的容易。而病情到了中晚期时,患者就会出现复发的出血情况,通常紫癜是比较少见的。



    中医说血小板增多症
    1、要根治血小板增多症还需要知道出现血小板增多症的原因,血小板增多症根据名称就知道是血小板增多,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血瘀”“积聚”“血证”的范畴。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其原因,多为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维持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但患有血小板增多症是,其抗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而表现为出血。
    2、血小板增多症的病因为血瘀,血瘀可因寒凝,气滞,气虚,热邪,阴虚,肝郁等因素所致。强调“凡瘀血,急以祛瘀为要”,认为“吐觑、便溺,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己腰绝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生,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提示: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病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版权及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 京ICP备11014792号-3

    GMT+8, 2024-4-28 22:24 , Processed in 0.26727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Meng Tong-F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