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ITP病人常见问题

干扰素(IFN)

2014-6-11 21:35| 发布者: 纯纯| 查看: 2166| 评论: 0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药物类别:抗肿瘤药,抗病毒药; 所属类别:生物反应调节剂 
药物名称:干扰素 英文名称:Interferon 
药物别名:序号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一.α干扰素
制剂/规格:序号 制剂 规格 
1.注射剂 5×10。单位(1 ml);1×106。单位(1 ml);
2.冻干剂l×10。单位 

成份/化学结构:序号 成份 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它一般为广谱病毒抑制剂,对RNA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当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干扰素的存在,另一方面用外源性干扰素亦可缓解感染。
2.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素抑制细胞分裂的活性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大500~1000倍。干扰素抗肿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的生长。
3.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4.干扰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也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药动学:干扰素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入血的速度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在血中测到。肌内注射后Tmax为5~8小时。一次肌注:106单位,血清浓度为100单位/ml,这比在病毒感染时自然产生的干扰素量为高。循环中的干扰素半衰期为2~4小时。只有少量干扰素能进入血脑屏障,脑脊液内的浓度约为血内浓度的l/30,只有在兔身上研究过排泄,排出量只有0.2%~2.0%。

适应症:
1.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毛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非何淋巴瘤、骨髓瘤、膀胱癌、卵巢癌、晚期转移性肾癌及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黑色素瘤和Kaposi肉瘤等。
2.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并用。
3.作为放疗、化疗及手术的辅助治疗剂。
4.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用法用量:
多采用皮下注射、肌注、脑脊髓腔内或腹腔内、局部灌注给药。一般剂量多用一次1×106~3×106单位,皮下注射或肌注,每周3次,可连用数月或更长。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减剂量。该药有时间依赖性,长时间保持有效浓度,抗癌效果较好(即连续治疗为佳)。

不良反应:
1.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即寒战、发热和不适。剂量超过44×104单位/m2时,注射2~6小时后即可出现发热。随着疗程延长,发热可逐渐减轻,一般7天后可停止发热。为避免发热,事先可使用醋氨酚。若仍发热,与IF-α含杂质有关,不宜再用。
2.骨髓抑制在用药中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和网状红细胞减少。减少剂量在8.5×104单位/m2以下,可减轻骨髓抑制发生。
3.局部反应部分患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并有压痛,24小时后即可消退。
4.其他脱发、皮疹、血沉加快、嗜睡、一过性肝损伤。偶见过敏性休克,用药前作过敏试验。

相互作用:
泼尼松或其他皮质激素有降低干扰素生物活性的作用,应予注意。

注意事项:
1.心肌梗死、重症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慎用。
2.如发现冻干制剂萎缩、变色,液体制剂混浊、有异物或不溶性沉淀等均不宜使用。
3.不宜口服与静注。
4.置1~4℃处保存。

作用机制
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化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主要包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

干扰素的作用特点:
①间接性
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效应分子抑制病毒。
②广谱性
抗病毒蛋白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对多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③种属特异性
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
④发挥作用迅速
干扰素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之前,干扰素发挥重要作用。

分类
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将干扰素分为三型:
Ⅰ型:有IFN-α和IFN-β,其中IFN-α有二十余个亚型,IFN-β仅有一个亚型。Ⅰ型干扰素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抗寄生虫、抑制多种细胞增殖、刺激免疫细胞的杀伤活性、参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
Ⅱ型:只有IFN-γ,且只有一种亚型,除具有抗病毒、抗增殖活性外,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免疫调节作用。
Ⅲ型:即IFN-λ1(IL-29)、IFN-λ2(IL-28a)和IFN-λ(IL-28b)。
IFN-ω属于IFN-α家族,其结构和大小与其它IFN-α稍有差异,但抗原性有较大的不同。
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显示,干扰素(尤其是α-干扰素及γ-干扰素)除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细胞增殖作用。因此,目前干扰素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白血病。

如何应对不良反应
1.治疗前要对病人进行认知教育和解释,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争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严密监测和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制定随访计划,定期随访不动摇。
3.处理好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必要时减量、对症处理或终止治疗。
流感样症状的处理:发热时可给予乙酰氨基酚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干扰素用药时机掌握在就寝前或者傍晚给药或休息日给药;多饮水,吃平衡膳食。
头痛的处理:服用镇痛药,尽量避免强光和噪声,不饮酒、少食富含酷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食物,限制咖啡因的摄入,保证每日足够睡眠及充足的水分。
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的处理:干扰素注射前口服对乙栈氨基酚,或其他非处方退热药,就寝前或者傍晚给药,使患者在睡眠中度地发热期;冷敷、热水浸泡或理疗、按摩。
失眠或兴奋的处理: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保持放松状态,有睡意时才睡觉,限制午睡时间;定期进行锻炼,限制咖啡因的乙醇的摄入。
脱发的处理:避免用损发产品、电吹风机、束发带和每日洗发;使用柔和的洗发剂和护发剂;避免染发和烫发,留短发或者戴假发。
食欲减退的处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适当的休息和锻炼;少量多餐,多食水果、蔬菜。
注射局部反应的处理:注射前冰敷注射部位至产生麻木感;注射部位消毒,待乙醇干燥后再注射;药物达到室温后注射,以45°~90°进针;不要搓揉注射部位;交替部位注射。
抑郁症的处理:治前评估心理健康稳定性,预测治疗期间症状的强度,根据抑郁的严重程度,调整干扰素剂量或停止治疗,需要时可以酌情给予抗抑郁药。
甲亢的处理:暂停干扰素治疗,适当给予甲亢药物治疗,疾病稳定后可谨慎继续治疗。

不宜使用干扰素人群
干扰素在治疗乙肝中疗效显著,但不是每个乙肝患者都适合用干扰素进行治疗。那么,哪些人不宜使用干扰治疗呢?不宜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肝病病情严重的病人。
2) 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于2.0-3.0×109/L的病人。
3) 曾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
4) 有精神障碍、癫痫、抑郁病病史及其他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
5) 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而不能忍受本药之不良反应者。
6)肝功能严重失代偿患者。
7)在宫内感染或者产时感染乙肝病毒的婴幼儿。

什么是长效干扰素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是干扰素,普通的干扰素需要每隔一天注射一次,很不方便,而且体内的干扰素清除干净后,体内病毒又重新复制,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灵葆雅公司研究出一种长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弥补了普通干扰素的缺点,普通干扰素需要每隔一天注射的原因是因为大量干扰素由于分子太小,通过肾脏漏了出去,另外是被免疫系统清除,而聚乙二醇是一种惰性、易溶于水的物质,普通干扰素通过它的“改造”后,分子就会变大,很少通过肾脏漏出,从而达到了延长在体内的时间的目的。经过普通干扰素的半衰期只有4个小时,而通过聚乙二醇化的干扰素达到40个小时,所以,聚乙二醇干扰素又叫长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的特点
1.半衰期长,可以在血液内达到血药稳态浓度,形成对病毒的持久抑制作用
2.只需一周给药一次,减少痛苦,方便用药,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3.于普通α-干扰素相比,毒副作用没有增加
4.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持久应答效果比普通α-干扰素提高了10%左右
5.临床研究还证明对普通α-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获得疗效。

                                                                          ITP家园整理

QQ|提示: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病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版权及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 京ICP备11014792号-3

GMT+8, 2024-3-29 00:38 , Processed in 0.0628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Meng Tong-F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