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标题: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误区与治疗 [打印本页]

作者: 孟桐妃    时间: 2021-5-28 21:42
标题: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误区与治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简称ITP,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该病以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以出血和(或)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焦虑。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破坏过多,主要是脾脏吞噬了血小板;病程日久,也会出现生成不足,即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功能衰退。

目前,对于ITP的治疗,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均存在误区。

误区一:不惜代价把血小板数值升到正常
把ITP患者的血小板数值升到正常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愿望。现有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标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人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都有可能把ITP患者的血小板数值短暂升到正常。
划重点: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短暂”!
即疗效不能维持。而且,长期使用上述治疗药物还会导致耐药,在患者发生严重出血或遇特殊情况(如手术、创伤、分娩等)时无法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至目标水平。因此,这些治疗方法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除了疗效不能维持和容易出现耐药现象以外,以上治疗方法还存在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等弊端。
权衡利弊,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均建议:ITP患者血小板计数≥30×109/L时,实行“观察/等待”策略。
总之,不惜代价的做法是短视行为,是ITP治疗的第一个误区,犯了“过犹不及”的冒进错误。

误区二:没有出血就不用治疗
出血是ITP的主要临床表现,但在ITP的病程中,出血事件的发生相较于不出血却是小概率事件,部分患者甚至在整个病程中都没有出血症状。因为没有出血,一些患者就此产生麻痹思想,甚至讳疾忌医,耽误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最佳时机。
认为没有出血就不用治疗是ITP治疗的第二个误区,犯了“抱残守缺”的保守错误。

误区三: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与“误区二”人群相反,部分ITP患者对于自身疾病过度重视,对血小板数值锱铢必较,反而适得其反,不但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有甚者杞人忧天,就此产生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对疾病的康复十分不利。

误区四:不能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一线药物,多数ITP患者都经历过激素副作用的切肤之痛,因此对激素治疗产生了恐惧和抵触心理。孰不知激素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不当,得不偿失。激素使用的关键在于掌握“适度原则”,需要在有丰富经验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得失,在确保不出现副作用的前提下,辨证使用。激素并不是洪水猛兽,其副作用多可避免,大可不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转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作者: 孟桐妃    时间: 2021-5-28 21:52
分享

作者: 下雨天    时间: 2021-5-31 08:37
这些误区写的挺实在,迷茫的病友们看看应该挺有帮助的
作者: 香山公主    时间: 2021-5-31 10:38
实用好文,学习了。
作者: 养花之人    时间: 2022-3-24 08:16
作为十多年的老病友,看了这篇文章仍然觉得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http://www.itphom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