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标题: 精读:静的力量 (写给浮躁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香山公主    时间: 2019-5-28 11:11
标题: 精读:静的力量 (写给浮躁的人)
古人云:“静以修身,简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大道至简,大音稀声。简单做事,简单思考,简单为人,一生简单。

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人们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人生就应该保持动态,不能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尤其是在找不到出路的时候,经常换个环境,因接触的事物不同,或许就能找到出路。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当然不是。

总是带着一颗浮躁的心,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换了多少种环境,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依然会一事无成。"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 ,在这个嘈杂的社会中,处处暗流涌动,唯有守住一颗安静的心,即使换了环境,清风也会自来。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如何做人了。"

青年问道:“我如何看您呢?”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有几个脑袋?”

青年说道:“大师,您当然只有一个脑袋啊!”

禅师又问道:“脑袋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青年说道:“脑袋主要是用来思考的。”

于是,禅师说道:“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脑袋,人是用脑来思考天地万事万物的,脑袋主宰人的一生,所以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才能把握人生。”
古人云:"一动不如一静。" 那么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要安于现状,不要去创新吗?当然不是,不是让我们不动,而是慎动,正所谓三思而后行。任何一件事物,一动就会有好有坏。而好坏的概率是无法把握的,既然如此,在行为之初我们就应该考虑到方方面面,做好周全的安排和打算,有计划地去执行,而切忌盲目妄动。如果盲目妄动,就不如不动。
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棵树默默向上生长,一叶草与另一叶草未曾攀比过风雨的惠泽。

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

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

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开水翻腾,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狂风袭来,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

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

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

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

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

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强调的就是,人在喧闹之中的一种定力。还有人说,大隐隐于朝堂,举的例子是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强调的是在朝堂之上,与人主、权臣之间的一种周旋的智慧。
人在喧闹之中,容易浮躁,心在名利之间,容易迷乱。走出去,或幽居深山古寺,或陋处乡间草堂,客观上可以让一个人安静下来。阒[qù]寂,单调,荒僻,让一切简单化了,自然也就按捺住了欲望和念头。

实在佩服能隐于朝堂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比聪明更重要的是藏愚守拙。毕竟,把装傻装到游刃有余,比仅仅拿出聪明要困难很多。没有智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只会弄巧成拙,招来杀身之祸。

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多好的人,一旦安静不下来,就会穷形尽相,变得丑陋。无论之前多亲密的朋友,无论曾经多患难与共,若一个深陷热闹,一个安守寂寞,只会渐行渐远。这已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两头,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人世间,多少同路走到陌路。只因为,安静时是一个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自己。





欢迎光临 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http://www.itphom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