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标题: 写给焦虑的家长 [打印本页]

作者: Delta    时间: 2014-11-3 17:21
标题: 写给焦虑的家长
写给焦虑的家长
(文章作者:付小平)
    两年多前,一位远方的朋友打电话问我:“四岁的孩子需要学英语吗?在选择好的小学的时候,这些学校会有什么要求,需要认识多少字,需要学会几以内的加减法…… ” 她急促的语气,一句话提出四个问题的紧迫感都泄露了她的心情——焦虑,为孩子以后上怎样的小学,孩子以后的前途而焦虑。
    这并不是个例,为着孩子的前途,焦虑的父母们,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都在未雨绸缪,买学区房的、想尽办法找关系的、逼迫孩子考各种证书的比比皆是。本来基础教育是培养人中人,应该不存在名校,不存在择校的问题。但是,家长期望孩子能成为人上人,希望孩子超越其他孩子成为社会精英的教育理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忠告”;周围的人际圈也都是在给自己孩子加码,在为孩子铺路的氛围。使得家长一定要在本应没有门槛的基础教育中择优、掐尖,选择升学率高、名气响的学校,人为制造了巨大的门槛。
    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媒体报道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新闻:冯女士参加了女儿幼儿园的公开课,课上女儿背诵了李商隐的《锦瑟》,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5岁女儿一下背了这么艰深的诗句,冯女士脸上有光,暗想:“没必要那么显吧,简单点就行啦。”可下一个女孩站起来背诵的竟是《心经》!冯女士顿时感到了差距,不知是否又要给女儿加压了。媒体也感慨:“这就是一个擂台,上台打擂的是一个个的孩子,而真正在乎输赢的却是家长。”
    有专家分析这种焦虑是整个中国社会焦虑的折射,是由于社会阶层固化,财富分配不公平而让人们缺少安全感而导致的。所以父母寄希望于孩子通过超越其他人,成为社会精英来获得更多社会资源,过更体面的日子,即使孩子再不济至少也要和自己一样优秀。于是我们选择名校,从幼儿园到高校,因为资源更多,机会更多;我们开始让孩子更快、更多、更好、更早地学习,争取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社会让父母们焦虑,父母又把这样的焦虑传导给了孩子和老师。于是我们的教育往往看重的只是眼前结果,注重的只能是考试分数。在这样的功利教育下,我们教出来不是合格的社会人,而是规格一致,失去个性,仿佛从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树人,要让学生学会怎么才能让自己获得幸福!而近来频频出现的学生烧书、罢课事件;启东市汇龙中学一高二学生发出“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都在表明孩子们一点都没有体会到幸福,反而对成人给他们安排的各种教育大倒胃口,甚至抵触。
    家长到底该给孩子什么?是为他们的前程铺好路,为他们做好人生中每一个重要抉择,让他们尽量少的经历痛苦……
    让我们重温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孩子,我无法牵着手把你从这里带到那里,这条路你必须自己去走。我能够真正向你承诺的,只是对你坚定不移的支持。我会给你一些指引,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但这代替不了什么,一切得由你自己决定,作出选择,并承担责任。”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可以吹走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孩子是独立的人,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们都依照我们的想法行事,也无法按照我们的期望来打造他们的未来。让孩子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我们能给予他们只有爱、支持和适当的指引!
    也许家长还觉得这个功利、焦虑的环境没有办法改变,但其实改变自己的观念,就能改变教育、改变中国!如果每位家长都顺应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而不是强调“不输在起跑线上”;每位家长都希望培养孩子成为独立的“人”而不是应考的“机器”,教育就变了。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明天,就能改变中国!

作者: Delta    时间: 2014-11-3 17:22
说实话,有时我也很焦虑......
作者: 畅畅妈妈    时间: 2014-11-3 17:45
谢谢你的分享!
作者: 裕铭-广州9岁    时间: 2014-11-4 10:34
我们家的孩子都是放养的,大人无权决定孩子未来,对于以后,我们只能引导孩子去喜欢....
作者: 阳阳爸爸    时间: 2015-1-6 07:28
我们能给孩子的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健康的体格,一个乐观的性格已足够。
作者: 小晚    时间: 2015-1-15 15:47
很赞同!现在社会就是这样。





欢迎光临 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http://www.itphom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