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标题: 血小板减少的因素 [打印本页]

作者: 孟桐妃    时间: 2023-12-14 20:28
标题: 血小板减少的因素
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血液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者,会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出血的症状;重者可表现为脏器出血,特别是致命的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按照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可分轻、中、重度。

一般在(70~80)×109/L为轻度减低,低于50×109/L为中度减低,小于20×109/L为重度减低。

血小板非假性减少减少的五大因素解析:

1、血管因素
临床上发现有些病人的出血程度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不成比例,这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出血与毛细血管功能障碍也有关系:例如用激素治疗后,人们的血小板数量也不一定增加,但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转为阴性,同时人们的出血情况也会减轻;此时就可以证明血管出现问题时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疾病出现的。

2、脾脏因素

通过医学发现脾脏可能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重要部位之一,而当脾脏产生大量抗血小板抗体时,人们正常血小板经过脾脏与抗血小板抗体结合而出现过敏情况,致敏血小板极易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因此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3、遗传因素
通过表明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其直系健康的家属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学缺陷,也再次证明了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出现可能与遗传有很大关系。

4、病毒感染
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患者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疾病出现。

5、还有一些因素像
HIV感染,输血后会出现紫癜,新生儿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内凝血性疾病如产科并发症、癌症、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创伤性脑损害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严重感染伴败血症。

6、某些毒物或药物导致的血小板生成障碍。如苯、二甲苯、环磷酰胺等有害物质的作用,导致骨髓内巨核细胞的增殖或生长成熟发生障碍,引起血小板生成不足和数量减少。







欢迎光临 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http://www.itphom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